文/Chu
這張照片在波士頓爆炸案發生時很紅,「有一名男子本打算在馬拉松賽終點向參加比賽的女友求婚,怎料到女友在爆炸案中不幸喪生,自此天人永隔。」這句話你一定也有印象。
4/15波士頓爆炸案發生,台灣約4/16凌晨發出新聞,雖然Chu在4/16一早就看到了這則新聞,但FB並沒有什麼人轉貼這則新聞,真正引起很多人注意,則是上方這張圖片。台灣各大報接連報導此「求婚情節」,中時更有影音報導憾!男友終點等求婚參賽女子罹難;網路上瘋傳此圖,至隔天早上,這張圖片的已有四十四萬八千個“讚”,被分享了92000次,甚至有網友做了如下這張圖。
當時傷亡者眾,此故事又如此淒美,不按個讚或分享似乎就有種對不起自己的感覺。
然而,這張圖片是出自《波士頓環球報》(Boston Globe),圖說("A man comforts a victim on the sidewalk at the scene of the 1st explosion At the finish line of the Boston Marathon.“)其實已經很清楚說明,這名男子只是在安慰死者。會發生這樣的誤解,原來最初是一名Twitter用戶@brittanyleee_發了這樣的訊息,在推文中寫到:“這張照片令我傷心,他在終點線等她,打算想她求婚,但她死去了。”,此推文也沒有寫出這說法的來源。
結果這樣錯誤的訊息,就從網路上溢散到了主流媒體上。
奇摩新聞首頁更大辣辣的標題寫著:「準備求婚 竟親眼見她被炸飛」
【Chu's 哪裡有問題】
主流媒體記者從網路包括FB、PTT、微博等社群媒體上找新聞來源已是常態,但是,連主流媒體的記者面對網路消息並未做到基本的新聞查證,如果能找到原圖,並仔細的閱讀圖說,就能輕易戳破錯誤的網路謠言。而主流媒體在報導時,也只說是"據外媒報導",消息來源不明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三名死者身分公布之前,美國各大媒體包括CNN、ABC,國際通訊社如美聯社、路透等,以及紐約當地媒體如《紐約時報》等,都未刊登「男子求婚成訣別」的新聞。面對誤傳新聞,CNN在17日特意撰文澄清波士頓爆炸案中的五大謠言。
媒體的價值建立在真實性和可信度上,國外媒體面對新聞是如此謹慎,並不是新聞有錯事後更正就好,更重要的是錯誤的新聞一開始就不應該報導。
另外值得思考的是,媒體究竟散布的是事實?資訊?還是訴諸民眾恐懼、同情來達到訊息曝光的效果?媒體散播的是訊息還是恐懼?從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看「傳媒攻擊」這篇文章則有一些探討。
參考資料:
CNN澄清波士頓馬拉松賽連環爆炸五大謠言
男子跪地哀慟照 誤傳為「求婚成訣別」
看一個影、生一個子。媒體霉體真讓人心生畏懼
回覆刪除寫的真好,文筆流暢
回覆刪除